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篮球 > NBA

勇士火箭,快船掘金,关键都在中锋防谁

2025-04-27 23:21:21
1.勇士 VS 火箭

G3的勇士拿出了残阵版本的韧性。这种时候,科尔往往有超出预期的用人,也往往能体现体系的优越性。由于形势被动,全队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,打出持续高质量的比赛。

不过,韧性、体系、专注之外,也不得不说,有没有牌可打,依旧是牌手打不打得好的前提。没有相应类型的球员,科尔也无法虚空造牌实现自己的目的。最典型的部分,库里不在的衔接段,勇士进攻确实没什么办法,只能依靠零敲碎打和防守拖到库里回来,这个科尔没辙,总不能再上斯潘塞。G3勇士能打出一场好球,还是有以下前提条件:

拥有一个认知中的库里;

拥有DPOY级别的追梦·格林;

拥有冠军季的黄金拼图小佩顿;

拥有一个理论上具备空间价值的高中锋;

拥有一个当天手感不错的射手希尔德。

这5个条件凑齐了,才让勇士在攻防两端的布局成立。换句话说,卡组里牌的品质只是一方面,关键还是蓝白卡的功能性要对,才让牌手有搭配的余地。

在巴特勒缺席的预期下,我原本认为理想的顶替巴特勒首发的人选是卢尼。毕竟篮板球已经成了这轮系列赛的关键胜负手,而在3号位不是巴特勒的情况下,卢尼没有射程的问题也不会那么难受。

undefined

但科尔的选择是5号位首发波斯特,同时拿下穆迪用了库明加。表面上,这可以解释为兼顾进攻与体型的需要,波斯特能提供空间,库明加能提供错位单吃与快攻。但实际上,科尔布阵更可能的原因是,计划中确实存在巴特勒G3就上的情况。如果是巴特勒首发,用波斯特替换穆迪是唯一兼顾射程与高度的办法。巴特勒不打,那么不在轮换中的库明加顶替他的位置,也就完全不打乱原本的整体轮换计划。

不管科尔的布阵逻辑是什么,他布阵的效果达到了,只是方式跟预期略有差别。库明加依旧无法与其他人对齐颗粒度,一不小心合同又打少了500万,看来科尔不用他,真的是在保护他。波斯特平时最擅长的三分球一个没进(其实也没怎么投),反而在卡位、冲抢前板和限制阿门·汤普森上贡献突出,交出了非常惊喜的防守效果。不得不让人感慨,中锋终究是中锋,身体再劲爆的前锋,护筐、篮板还是没有2.13的尺寸管用。虽然G3火箭依旧赢了篮板球,却没有赢二次进攻,因为勇士利用波斯特的前板起码投进了3记三分。G1赛后说,二次进攻创造的三分是很难防的,因为机会出现的很随机,火箭需要把握。G3反而被勇士把握了。

勇士交出了系列赛最好的一场防守。身边有了一位中锋队友帮忙保护篮板和护筐,追梦可以放开手脚,不管是对申京的限制、上线防挡拆,还是篮下到处救火,追梦这一场都是大师级的表现,今天进攻的乏力完全不能掩盖防守的作用。因为勇士防的太好,火箭这场摆双塔的时段没有了效果,这轮系列赛也第一次感觉到,乌度卡对于拼防守决胜负有了一点不自信。

undefined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我们在前瞻里讲到,乌度卡有三种体型模式——单塔、双塔、五小。对勇士,三种体型模式乌度卡都用过。但到了G3,双塔摆的时间很短就因为实在攻不动被拿下。他也没有再尝试摆五小博弈换防,这可能是因为,他没法在格林不灵的情况下再没有申京,这样进攻更加没有人托底。

理论上,单塔最不适合打勇士。双塔有攻防篮板球的绝对优势,且在一塔提上防守时仍有人护筐。五小则能拆掉勇士的穿切。单塔中锋既要挨防挡拆、传切的打,又不能把篮板球优势拉满,在没有优质空间和挡拆能力支持中锋的情况下,效果有点两边靠不上。

火箭常规阵容都是用单塔,这轮系列赛当然也是如此。之前有效果是因为申京对穆迪这个对位,后者进攻不灵让申京规避了针对。与此同时,阿门的冲击力在进攻端事实上起到了“塔”的效果。但科尔的变阵用中锋限制了阿门,首发没有了穆迪,申京自然也就没有穆迪可对。

佩顿和希尔德则让勇士进一步实现了逻辑闭环。佩顿再一次打出了闪电顺下,还投进了大空位三分,申京自然不敢防他。希尔德虽然运球抽象,三分手感却在线,火箭防他的球员后面基本寸步不离,更加不是申京适合的对位人。由于波杰姆斯基能打持球,申京也不会防他。这样一来,申京就只能重新去防追梦,也就不得不被卷入上线防守,而他要面对一个状态极佳的库里。正如库里自己所言,二节半开始,他增加了个人进攻侵略性,个人能力冲破夹击与高难度持球投三分全安排上,而不是如之前那样更多靠出球破解夹击。在有了“库里可能会硬来且状态极佳”的预期下,火箭防库里的掩护战术也就很难不犯错。

undefined

于是,打传切的条件全部凑齐。在乌度卡拿出单塔阵容决战后,科尔拿出了四后卫+追梦的小阵容。希尔德拉住弱侧注意力,波杰和追梦弧顶发牌参与战术,同时带走火箭最具护筐价值的中锋与阿门。库里和佩顿跑交叉,沉浸回自己熟悉的传切舒适区。

勇士这场没有巴特勒却异常精彩的G3,不只是核心暴走、拼图爆发那么简单。每个特定角色的功能性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,波斯特、佩顿、希尔德都拥有其他人不具备的特长,即使他们只是一张白色卡,也恰好是合适的那张卡,镶嵌于攻防两端库里、追梦这两张橙卡,打到了火箭的痛处。

这场比赛,确实让科尔秀到了。

那么,火箭要如何破局呢?

还是G1的观点——先看格林(以及范弗里特)。勇士这场用了联防、夹击、强延误、ICE等多种方式限制格林,说到底就是不让格林获得舒适的跳投空间,同时让他在无法起速的情况下被送到篮下包围圈,针对他出球偏弱和匮乏的终结手段。

undefined

为啥我在前瞻和复盘中总是强调格林的“平地抠饼”三分?作为运动天赋炸裂的2号位,他最特殊的功能性就应该是“无中生有”。格林可以减少叫掩护,在勇士的包围形成前一对一强行拔出一些跳投空间。或者在联防落定前,在半转换中坚决出手。总而言之,交出足够的硬解。这些内容有了,乌度卡布阵上的烦恼能少一半,因为这种情况下,“门神”组合和双塔的空间问题都可以被大幅缓解。

如果格林和范弗里特的进攻起不来,或许史密斯应该被更多使用。单塔阵容要保证5号位身边有足够好的空间,进而放大5号位的进攻价值,也能让被夹击的格林喘一口气。火箭只有史密斯+狄龙的前锋线组合有这个效果。

另外,阿门其实有机会交出更好的近筐终结。G3波斯特对他的限制未必能维持,但这要阿门自己去证明才行。

火箭虽然不是一支进攻体系特别严谨的球队,在球队整体的攻防逻辑上,何尝不是环环相扣?后场进攻、前锋线空间、双塔彼此影响,后场进攻立住了,前锋线和内线用人都有弹性。反之,球队在保防守还是优化空间进而提升进攻之间就会更纠结,而火箭可能很难走优化进攻的路子赢完整的勇士。这可能意味着,硬解来确保防守型阵容成立,依旧是火箭赢下系列赛的基本前提。

2.快船 VS 掘金

undefined

戈登上演了极限扣篮绝杀,把掘金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。这个球如果不算,以掘金这场的消耗和比赛势头,加时赛大概率是快船赢。而如果快船3比1领先,很难相信这支掘金能又一次翻盘。反过来,掘金扳回一城,2比2打平,他们重新拥有了主场优势,后面三局两胜,系列赛结果又难说了。

谁强?

从前4场的比赛内容看,快船强。可强不代表一定能系列赛胜出,掘金也赢过不止一轮输净胜分的系列赛。不管是系列赛、常规赛、还是一场比赛,掘金都有结果好于过程的履历,也就是说,掘金可能赛季净胜分不够好,系列赛输球的场次难看,赢的费劲,48分钟领先的时间不多,但不妨碍他们可能是笑到最后的那个。

快船真的要警惕,G3赛后的舆论氛围太一致,起码球迷是轻敌了。

当然,G4的内容并不是掘金常见的收汁,反而是他们差点被快船收汁。这场比赛,掘金是真的极端,阿德尔曼简直是赌徒:

掘金用首发全部上42~44分钟的方式解决替补不行的问题;

用提前收缩篮下,完全放掉快船侧翼的方式解决中路防挡拆的问题。

这两个策略看起来都不是系统性解决球队顽疾的办法。但掘金还能怎样?人就这些人,季后赛变不了了,没有其他调整空间,而G4肯定不能输,输了就没了,于是只好博一下,赌一把。

快船也是真给面子,邓恩、老巴合计三分12中2,一直无法回应。反过来,约基奇花样百出,独一档的实力在这,托住了底,只要首发5人组齐全,掘金的进攻也没有太大问题。

就这样打到了第四节,快船down到了谷地,于是触发被动——卢上班了,做出调整:

前锋线拼图都不用了,摆鲍威尔+博格丹双射手在哈登+莱昂纳德+祖巴茨身边。这是前瞻里说的,快船进攻拉满的阵容;

博格丹领穆雷,卡子领约基奇,另外3人联防。但快船又不是绝对联防,在2盯3联和盯人直接有切换。不管怎么切换,基本思路是尽量不让祖巴茨去上线了。

这下攻防两端思路都对了。掘金你不是玩命放三分线吗?邓恩和老巴可以一直铁,鲍威尔大空位总有进的时候——第四节真的进了,惩罚的好疼。掘金不是打祖巴茨出来就偷篮下的空切吗?现在我祖巴茨彻底不出来了。

这两个调整,再加上掘金体能见底,形势迅速逆转,快船一副要拿下赛点的样子了。

undefined

然而,最后还是功亏一篑。鲍威尔进了,卡子不进了。约基奇一次梯云纵跳投,戈登一次空接扣篮绝杀。双方重回同一起跑线。快船有实力优势,掘金有主场优势和第一球星优势,系列赛结果又难料了。

但掘金确实没有调整空间,他们基本会把G4的玩法持续下去,看看能不能等到快船心态崩盘那一刻。这是有希望的,毕竟,曾经发生过的事情,两边都会有记忆。

而快船不能再托大了,有牌得早一点打出来。办法也摆在那,他们只需要记住G4的第四节怎么差点逆转就行了。这一场毕竟还在安全线以上,心态放松利于反弹。等真到了生死战,每一个球都是要命的,底牌后掏出来,怕是也够呛能好使了。